回想起來,小時候我們總覺得整個世界就圍繞著自己轉,家就是那宇宙的中心。
去幼稚園要從家門口出去右轉過一個紅綠燈再左轉走過兩個紅綠燈,
A同學住在我家隔壁巷子,B同學就在我家樓下,
而我家對面巷子老婆婆的蛋餅沾上甜麵醬是我最愛的味道。
那時候,一切故事的開始和結束都是我。
就像古代人堅信地球是宇宙中心的「天動說」一樣,
這種以自己為起點來認識世界的方式,對我們來說再自然不過了。
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漸漸發現,世界並非如我們所想那般繞著我們轉。
這種認知的改變,宛如從「天動說」到「地動說」的轉變,
讓我們意識到在這廣袤的宇宙中,自己不過是其中一顆繞著太陽轉的行星。
在我們童年的時候,這種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是理所當然的。
所有的知識和理解都建立在自己的經驗之上。
我們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,用自己的腳步探索世界。
這不僅是認知發展的一環,也是我們學習如何與世界互動的開端。
然而,時間推移,我們開始學習,開始探索,
也開始意識到世界遠遠大於我們小小的生活圈。
我們學會了從他人的視角來看待問題,
學會聆聽和理解與自己不同的聲音和故事。
這一過程中,我們學到的不僅是知識,更是思維和心靈上的成長。
但要完全擺脫這種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並不容易。
尤其是當個人利益受到牽扯時,
我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回到「以我為中心」的思考模式。
在這些時刻,保持公正和客觀的心態尤其重要,但同時也是極具挑戰的。
而這讓我們學會了謙卑,學會了同理心,
學會包容,學會接納自己不理解的一切認知。
最終,我想說的是,我們所認為的,
很可能都是從一個「自我中心」的視角出發,
但這也正是值得我們去挑战的地方,
就像挑战天動說一样。有了這樣的覺悟,
我們或許能更好地包容和探索一切可能性。